对于所有的餐企来说,读懂政策都是成功的关键一步。
因道路改造,餐厅被迫关门;因合同违规,摊上劳务官司;因商标未注册,导致山寨遍野。每年都会有大批餐饮人因为政策不熟而备受牵连。
昨天,全国两会正式闭幕。餐饮人get到利好新政,作为新一年的发展指南了吗?
政策一证照分离加速推进政策内容
在全国推开“证照分离”改革,重点是照后减证,各类证能减尽减、能合则合,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。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周期。
去年4年12日,在小李心目中是人生中颇为重要的一天。
这一天,他与新开业的6家餐饮店率先在广州南沙自贸区享受到“证照分离”改革带来的便利,自己的粤菜馆开业时间也因此比预想的提早了近1个月。
△小李餐厅所在地“南沙万达广场”
“证照分离”究竟有什么好处呢?
“最为直接的感受就是成本节约。”
小李说,原来办理餐饮类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的企业,要先备齐材料才能提出申请,从申请到领证一般要10天左右;改革后,申请人只要先行提交3份核心关键材料,对照法定经营条件和标准完成自查,承诺达到相关条件要求即可当场办结,凭《告知承诺书》即可开业,其他材料则允许在7天内补齐。
在实施“先照后证”改革前,即便是开一家很小很普通的餐馆,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之前,也要先迈过餐饮服务许可证、消防安全合格证等门槛,和各部门打交道到办好手续少则3个月,多则半年。
而现今,工商系统通过证照分离改革、全程电子化等便利化措施,计划今年在北上广深等有条件的地区,压缩企业注册时间到8.5天,将为餐饮人在时间和人力成本带来极大节约。
政策二扩大增值税减免范围政策内容
改革完善增值税,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,重点降低制造业、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,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。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。
“营改增之后,我们的税率由营业税的5%变成了增值税的6%,表面看税率提高了一个百分点,实际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,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进项可以抵扣,企业税负可以有明显的下降。”海底捞方面解释道,从2010年起,他们就一直在为营改增做准备。
△营改增后,海底捞的运营成本下降不少
海底捞旁边的一家湘菜馆也成了税费改革的受益者。该门店负责人向记者算了一笔账,门店月营业额在25万元左右,营业税改征增值税,每月可以少缴5000元,相当于国家为企业承担了2个工人的工资,大大减轻了经营压力。同时,节省下来的钱他们还对门店做了环境升级,还更新了一些设备。”
营改增2年多来,税收惠利让餐企更愿意加大其他方面的投资意愿,档次提升了,也直接让企业提升了效益。如今的税率结构简化信号,将进一步刺激餐饮业的投资规模。
营改增在餐饮行业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后,扩大减半征收所得税范围,成为了餐饮业针对税收惠利的全新期待。
根据新政策,今年起将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。
“这样的新政是一个利好。”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生导师、教授林江接受红餐网(微信号:hongcan18)记者采访时说,餐饮行业里的中小微企业较多,这些餐企普遍承受着高租金、高人工、高原材料的“三高”压力,增值税的改革完善,以及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扩大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负担。
不过,相关优惠政策细则的出台和实施,是一个庞大的、系统的工程,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,“大家需要多一点耐心等待。”
政策三降低非税负担及用电成本政策内容
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,调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。继续阶段性降低企业“五险一金”缴费比例。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,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%。
“企业缴费比例又降低啦!”
日前,记者的朋友圈被诸多餐饮企业hr的欣喜感慨刷屏了。不仅如此,在红餐网的日常采访中,不少餐饮老板都提及的用电成本在报告中也有提及。
说起餐厅用电量,小李回忆起了往昔:“我曾经开在一线城市的一家餐馆,月卖四五十万,但光电费成本就要2万多,占了足足5%。”
以往,餐饮水电用价较工业水电用价高20%-60%。如果再加上各类房屋、人工等成本的挤压,毛利率几乎要达到60%左右才能让餐厅实现正常运转,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。
因此,降低电价这一政策可以帮助餐饮老板们减轻不少负担。
除了电费下降外,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成为了今年两会对个体工商业的又一大“红包”。
林江认为,新政策中指出将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,即降低员工的五险一金缴费比例,可以帮助企业轻装上阵、聚力发展。而输配电价改革是降电价的重要突破口,不单只是对餐饮行业,对整个实体经济都是利好消息。
政策四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市场环境政策内容
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。包括推进消费升级,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。
“新零售”作为近年来中国消费升级的最大亮点,在推进消费升级中的作用最值得期待。
△超级物种是餐饮新业态的典型代表
前不久阿里通过收购饿了么,完成了他们新零售布局中将产品送达消费者的重要一环。从“人、货、场”三方面解构消费升级,完成餐饮运营模式的一次变革。
“人”的重构上,餐企可以运用互联网形成一个扁平网状的渠道关系,完成对消费者的识别和洞察,了解他们是谁?要什么?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?最后通过菜单匹配和移动支付对消费行为进行印证,为下一次的潜在消费进行预判。
假设某女士经常点毛血旺,口味偏重、喜辣,则会着重推荐这类菜单,如果近期开始要求少辣少盐,说明消费习惯改变,最近喜好清淡,推荐上也会变化。
“货”的重构上,即是餐饮企业可以根据消费需求,进行食材的采购和储备、物流的调配及配送等,实际上,也就是解决餐饮企业的供应链问题。
比如某连锁餐厅通过大数据分析可知,每天会有1000个顾客消费烤鱼,其中辣味占比50%,豆豉味30%,鱼香味20%。旗下的11家连锁店分别每家的每种口味占比多少,可以提前备货。
“场”的重构上,餐饮销售场景在线下的堂食和外带之外,增加了线上的外卖这一模式,即“堂食、外带、外卖”三位一体的销售场景。
例如西贝,从去年年底开始迅速推出了“外卖专门店”,已正式全面转型“堂食+外卖”。去年掀起的共享厨房话题,传统餐企的生产加工场景被改变。
品类渠道资本专家、红餐网专栏作者吴憨子表示,在国家政策支持下,餐饮新零售将成为餐饮新业态的典型代表。
“未来的餐饮新零售很可能对促使餐饮出品逐步向食品化、标准化方向转型,这对于一些从事快餐类、简餐类、轻餐饮的餐企来说,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。”
此外,这类餐厅还可以通过餐饮新零售逐步拓展自身的快消品领域,譬如奶茶店卖茶叶、火锅店卖锅底等。
值得警醒的是,不是市面上所有的餐厅都要加入到餐饮新零售的大潮,如果是一些专注于手工制作、食材新鲜的餐企,面对餐饮新零售还是要谨慎处之。
——————
作者:李楠,本文由红餐网记者原创,转载请注明。红餐网,头号餐饮新媒体,百万级订阅量。趋势、实战、菜谱,你们关注的,我们都提供。